央广网上海1月15日消息(记者林馥榆)过去五年,上海交出一份“亮眼”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卷: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率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增各类首店4881家……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如何提振市场信心,做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提振信心,要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被重点提及。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帮扶行动,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养体系。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过去一年,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对民营经济来说确实经历了‘寒冬’。”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说,“去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也就是我们说的‘重振经济50条’,里面有很多涉及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措施,这很好。”
在沈开艳看来,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仅仅靠“重振经济50条”还不够,还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和工作。比如可以从政策导向方面鼓励民营企业更多地做大做强。“不仅仅是国有企业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同样要做大做强。要让民营经济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在竞争的轨道上能够被公平对待,政策方面要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金外滩集团董事长陈永亮(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金外滩集团董事长陈永亮则认为,中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力军。推动中小微企业复苏除了政策扶持之外,关键还要带动中小企业上下游产业链。
提振信心,也要让上海成为跨国企业投资“沃土”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外资研发中心531家。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将达到1200家。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上海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季诺(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如何增强外资企业落“沪”信心,是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上海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季诺所关注的。他建议,要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和引进,把上海打造成跨国企业亚洲中心。
“随着国家对跨境检疫政策放开,上海应该增加与外资企业全球总部的了解和沟通,让它们感受到上海是一片具有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投资‘沃土’,从而增强跨国企业将亚洲或亚太地区总部留在上海或在上海新设地区总部的信心,为上海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季诺说。
提振信心,还要消费市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2023年元旦节日期间,上海全市线下消费金额超过120亿元,线上消费金额109亿元,同比增长43.7%,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增长82.0%,表明上海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回暖复苏。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我们已经开始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了。”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从我们近期出游预订情况显示,与去年同期对比,选择春节出行的,跨省游增长近130%,18周岁以下出游人群增长30%,政策刺激旅游效果明显。”她认为,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后,人们对旅游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将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上海市人大代表、伽蓝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陈涓玲(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而随着消费升级,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无疑是激发消费潜力“密码”的之一。上海市人大代表、伽蓝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陈涓玲告诉记者,做好促消费工作,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通过提振消费信心,同时融合产业经济,赋予上海城市品牌更多人文意涵,把上海打造成为国际级消费集聚地。”
[凯发首页官网登陆的版权声明]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凯发首页官网登陆的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凯发首页官网登陆的版权所有 ©2000-2017